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
一、目的与意义
2012年以来基于“慕课”的联盟在西方高等教育领域大规模兴起,这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平台为各高校形成联盟进行优质教学
资源共享,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教学资源,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发展。特别是Coursera、Udacity、EDX三大联盟及中国清华
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也加盟这三大平台,国内外对网络联盟的研究和实践正处于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阶段。所有
这些研究和实践为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示范,相关的研究和实践也正在兴起。华中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师范大学,
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优势,积极探索基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,实践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
学的深度融合,基于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优势和网络平台的技术优势,积极组织湖北地区教师教育高校结成网络联盟,推动优
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,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。2014年5月,在湖北省教育厅直接支持下,华中师范大学牵头,湖北大学、湖北师范
学院、黄冈师范学院、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17所高校签署《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章程》,成立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,努力推动湖
北教师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,创新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,推进教学内容、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,以教育信息化带动
高等教育现代化,促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。
二、主要职能
根据《网联章程》,“网联”的目标和功能是:
1.建立“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”平台,利用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,实现湖北地区教师教育数字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;
2.制订湖北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,形成湖北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;
3.实行学分认证、积累和转换制度,拓宽终身学习通道,推动湖北地区教师教育开放办学,实现教师教育人才联合培养;
4.开展教学方法改革,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,推动形成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教学和学习模式;
5.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报告制度,促进湖北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;
6.依托现代信息技术,构建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、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融通的教师教育终身学习和培训体系。
三、主要运行方式
主要运行方式可以用“一个核心、两种方式、三大任务、四个转变”来概括。
“一个核心”即以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核心;“两种方式”即通过同步课堂和异步课堂两种方式建构网联学习过程;“三
大任务”即要完成本科阶段人才培养、研究生阶段人才培养和在职教师的培训三大任务;“四个转变”,即要努力推动高校教学“教
学观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;教学内容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转变;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课内
外结合转变;教学评价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”。
四、预期效果
根据《网联章程》设计,网联主要有十一项业务。
1.建设“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盟”平台
包括门户网站及办公系统、平台基础支撑系统、资源库及共享系统、网络学习与管理系统、师范生培养支持系统、教育硕士培养支持
系统、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支持系统、网联协作教研系统、教师教育慕课平台。
2.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育专业综合改革
根据湖北教师教育发展实际,组织制订信息化环境下湖北教师教育专业认证标准。组织制订网联高校卓越教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,开
展相关资源建设。
3.建设网联优质教育课程资源
组织制订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规划。采取认证、立项建设和购买等方式,建设涵盖本科、研究生阶段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三个
类别的教师教育优质课程资源。对网联高校推荐的教育资源实行分级认证,部分课程资源组织立项建设,一些急需课程资源实行外部
购入。不同阶段的课程资源实施分级认证,适应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和学校管理的需要。
4.开发出版网联优质学习材料
制订教师教育优质学习材料建设规划。组织开发包含文字、图像、声音、视频等全媒体表现方式的纸质、电子和网络学习材料。采取
统一规划、统一标准、统一标识方式建设,由网联统一认定发布或出版。
5.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数字资源建设
制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数字资源建设规划。推进实验教学课程资源、软件资源、数据库资源建设。
6.建设数字化、开放式见习、实习(实训)教学资源
依托湖北省内重点中学及各校建设的实习实训基地,建设网联实习资源库和远程实习基地,供高校网上实习观摩、训练。推进教育见
习、实习和专业教学实践实训基地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。
7.组建网联“学分银行”
依托信息技术,在网联平台统筹建立“学分银行”,形成网联高校学生(学员)学习状况数据库,记录网联高校学生(学员)在本科、
研究生、在职培训等阶段的学习状况。
8.辅助开展本科专业辅修、双学位教育
网联高校推荐本校优质专业作为辅修、双学位专业进入网联平台,网联其他高校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以面授或同步视频等方式修读辅修、
双学位专业课程,成绩合格,计入相应学分。达到辅修专业相应学分要求的,可申请辅修高校的本科辅修证书;完成辅修、双学位专
业学位课程和论文的,可申请修读高校的本科双学位。网联优质资源在网联教师教育慕课平台上对网联高校学生免费开放,学生可以
通过注册自由免费选择相关课程开展兴趣学习,不计学分。
9.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研究
一是开展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环境空间研究,研究如何创设网络条件,给所有教师和学生开设网络学习、成长空间,创设人
才培养的数字化环境,实施“环境育人”;二是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学与学习方式研究,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与日常
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,推行混合式学习,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;三是开展同步课堂现场教学研究,探索远程同步课堂教学互动,
促进师生交互式学习,提高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;四是实施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,探索信息
化环境下教学业务组织与流程创新,建设数字化教学文化。
10.开展网络在线培训
开发高校教师入职培训资源,开展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在线培训。依托信息技术,组织开展在职教师网络在线培训,在部分中小
学(含偏远地区部分中小学)建立教师培训基地,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,推动教师教育资源开放,促进教师教育均衡发展。
11.实施网联教师教育质量监测,发布网联教师教育质量报告
利用网联平台,收集网联教师教育质量监测数据,为强化教学管理、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基础数据。发布网联教师教育质量报告。
五、主要创新
网联主要力求实现“五个创新”:
1.模式创新: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、实践、实训、课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。
2.环境创新:构建物理环境、资源环境、社交环境一体的教学环境。
3.方法创新:构建在线教学、混合式教学、面对面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。
4.内容创新:连接联盟内最优质的教学资源。
5.机制创新:构建政府政策经费支持、企业搭建平台、学校共建共享资源的协同机制。
六、推广价值
网络联盟作为一种新鲜的事物,正在快速发展,湖北省能够抓住机遇,迎接高等教育教学的挑战,第一时间成立湖北教师教育网络联
盟,构建区域性教师教育虚拟联合体,推动湖北地区教师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,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。
主要推广价值在于:
1.探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,促进教育公平;
2.拓宽联盟高校开放办学通道,推进联盟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;
3.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促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度融合;
4.辐射其他类型人才培养,努力在国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。